黑龍江 哈爾濱市
騰峰景觀
眾所周知,對于一般景觀設計而言,甲方會出具任務書(或者稱之為設計委托書)。
會簡單介紹項目概況、設計原則、要求、成果以及設計周期等相關內容。(一般大型房地產及政府單位)。
另一種甲方就相對而言簡潔粗暴了,就按xx小區、xx度假區等的風格來。。。。。。
然而我們今天要介紹的卻有別于這兩種,他會羅列出很多他需要的景觀元素,且必須放進去,在不可以有其他。
乍一看好像很簡單,只要在地塊上把甲方要求的東西放進去就可以了。
可細心琢磨琢磨。真的可以這樣么?那甲方豈不是直接訂做相關景觀小品,找施工方就可以開工。
還找設計者做什么?所以永遠不要把甲方想法簡單化。
那么針對這樣的情況,我們該如何處理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內容。
當甲方提出固定景觀元素時,我們如何對其進行合理分區、定位以及景觀元素的二次設計。
下面我們通過一個實際案例來進行分析。
《三家民俗文化園區規劃設計》
項目地塊位于哈爾濱市伏爾加莊園西北側民強村
占地面積:67451.7㎡。水體面積:32039.5㎡??商钔诿娣e:9147㎡
甲方要求元素:
1.關圣財神銅像(33.3m 底座6.6m)。2.接待中心。3.售賣中心。 4.十二生肖。5.和合二仙。6.月老紅娘。7.許愿樹。 8.孔子。9.金鼎。10.神鐘。11.壽山。12.天財樓。
13.轉經筒。14.經幡。
通過列表可以分析,甲方想要打造一個以道家為基礎,并融合儒家思想以及藏傳佛教元素的旅游區,并突出中國最高武財神像(關勝君)。
故最終得名“三家民俗文化園區”。預示“儒釋道”三教合一的理念,至于為何是民俗文化園區就是項目立項的問題了,需要另說。
根據平面圖可以明白,整個園區實際可利用面積并不大,基本是沿湖邊區域以及可填挖的區域。
而由于甲方給的元素雖然很具體,但也很雜,如果單個逐一擺放不僅造成面積浪費,也會使整個園區劃分雜亂無章,缺少相互關系,不利于游人觀賞與參與。
針對這一問題,我們進行了下列思考:
1.是否可以建設主路與支線相結合的環路形式,以滿足區域的隔離與連接。
2.是否可以把景觀寓意相互有交集的元素合并在同一區域進行觀賞與參與。
3.是否可以提取相關元素并利用景觀手法對其進行再次設計,使之成為亮點。
針對與以上提出的問題,我們對整個景觀元素進行了拆解與融合。
1.沿湖邊設置環路,成為園區主干道,設置兩條支線(橋)景觀道,并使之可以與湖面近距離接觸。
2.對元素進行整合,合并“和合二仙”“月老紅娘”“許愿樹”使之成為單獨區域。
合并“武財神”“天財樓”“壽山”“金鼎”“神鐘”使之成為園區主廣場,同時烘托出武財神。
3. 提取“轉經筒”“經幡”元素,結合道路支線(橋)相結合,形成特色景觀橋。